我的位置:课程改革实验区 > 山东临沂实验区 > 实验区简介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临沂基础教育课程综合改革示范实验区”简介

来源: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发布时间:2018-06-06

临沂市位于鲁东南,是山东省的南大门,素有“八百里沂蒙”之称。现辖9县3区和2个国家级开发区、1个省级开发区、1个管委会,157个乡镇、街道,7167个行政村(居),1090万人,总面积1.72万平方公里,人口、面积均占全省的1/9,是山东省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市。

临沂是东夷文化和风凰文化的发祥地。临沂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这里人杰地灵,钟灵毓秀,自古以来就是一座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同时,临沂市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也是资源大市、旅游胜地和生态水城。近年来,临沂市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城乡建设范例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书法名城、中国地热城、中国市场名城、中国物流之都等称号。

临沂市委、市政府历届领导班子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综合改革,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全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等各项经济社会事业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2013年,临沂市入选全国居民幸福感最强的十大地级市,成为居民幸福感较高的前十名。

一、临沂市当前教育现状

临沂市是一个人口大市,同时也是一个教育大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2029处,在校学生142万人,教职工10.5万人。幼儿园2818所,在园幼儿36万人,教师1.8万人。

近年来,临沂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将教育发展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纳入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全市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临沂市教育局坚持以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牢固树立“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办学理念,围绕创办具有“临沂特色、国内一流、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的目标,坚持育人为本,坚持改革创新,全市教育事业获得了长足发展。目前,临沂市各级各类教育齐头并进,初步建立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国民教育体系。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效明显,中小学办学水平和内涵发展的品位不断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稳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实现了从人口大市向人力资源大市的转变。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深入推进

临沂市教育局坚持把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作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孩子。截止2014年底,全市已有8个县区顺利通过国家、省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评估认定。最近,山东省政府教育督导专家组对河东区、经济区、沂南县、沂水县4个县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进行了评估验收,并给予“走在全省东部前列”的高度评价。

实施“名校办分校”战略,持续推进“名校进北城”工程,目前已有临沂一中、临沂一小等13所中小学、幼儿园在临沂北城新区办新校区、设分园,有效地化解了城区基础教育“大班额、择校热”等问题。全市义务教育的发展不断实现由“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逐步实现向“因材施教”这个教育公平的最高境界发展。

(二)高中教育呈现快速和多样化发展趋势

临沂市教育局始终站在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人才培养需求、培养合格公民的高度,积极落实各级政府责任,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比例更加合理,全市高中阶段在校学生29万人,其中,普通高中在校生18.5万人、职业高中在校生5.3万人、普通中专在校生2.6万人、技工学校在校生2.6万人。全市高中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水平持续提升,高中学校大班额现象逐步得到消除。2014年,普通高考取得历史性突破,一本增加数和名优生培养取得辉煌成就,得到了领导和社会的高度认可。

(三)学前教育发展得到空前重视

临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发展,积极落实学前教育发展的政府责任,将学前教育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事业的总体规划,建立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机制,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和学前教育规范化化办园水平不断提升。先后制定出台了《临沂市2011-2013年学前教育行动计划》、《临沂市2014—2016年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全市学前教育标准化幼儿园办学水平不断提升。坚持科学规划,加快推进标准化幼儿园建设,确保新建居住区配套幼儿园与居住区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在村镇,将幼儿园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按照“一村(社区)一园”或者“5000人口、1.5公里服务半径”的原则建设农村幼儿园,中小学布局调整后富余的校舍和乡村闲置公共资源优先用于举办幼儿园,每个乡镇至少建设1所公办中心幼儿园,逐步形成了城镇和乡村幼儿教育机构的合理覆盖面,有效地化解了“入园难”、“入园贵”的难题。

(四)职业教育获得长足发展

临沂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始终把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断深化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改革,职业教育得到了较快发展,为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目前,全市有各级各类职业院校61所,其中,高等职业技术院校3所(高职1所,技师学院2所),职业中专38所,普通中专9所,成人中专6所,技工院校5所。全市拥有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13所,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6所。初步构建了公办民办并存、高中等层次相衔接的职业教育体系。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9.4万人。目前,我市职业学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96%以上,部分专业就业率达100%。

(五)教师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

临沂市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最优先战略地位,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标准,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全市师资队伍规模与结构不断优化,生师比更加合理。截止2014年,全市普通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100%,初中达到99.54 %,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也提高到 96.74%。全市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教师和骨干教师,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普通中小学在职在岗市级以上名师2087人。其中,正高级教师10人、省特级教师92人、齐鲁名师10人、省教学能手110人、省科研名师3人、沂蒙名师93人、市教学能手1768人。

为创造吸引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的机制,先后制定出台了《临沂市高层次人才奖励办法》、《临沂市学科带头人奖励办法》和《临沂市关于提高班主任津贴的办法》,分别对全市高层次人才、学科带头人和班主任每人每月发放1000元、500元奖励津贴,而对于班主任则按照不同学段,分别给予小学段班每月400元、初中段每月440元、高中段520元的班主任津贴。对于长期在农村和一线任教的教师,在工资、职称等方面实施倾斜政策。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待遇和社会地位不断提高,教师职业吸引力进一步加强。

近年来,临沂市先后被授予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地区、第一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督导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安全工作先进单位、全省教育系统行风建设先进单位、全省“五五”普法依法治理中期先进单位、全省民族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先进单位、全省招生工作先进单位、第一批全省廉政文化示范点等20余项殊荣。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大众日报》、《山东教育报》等主流新闻媒体对临沂教育发展的典型经验、先进做法进行报道,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了良好反响。

二、临沂基础教育课程综合改革进展情况

近年来,临沂市教育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创办“临沂特色、国内一流、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目标为指针,不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临沂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取得新的突破

临沂市教育系统全面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市中小学办学水平、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品位不断提升,为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积累了不少经验。

2010年以来,临沂市积极实施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认真落实教育部下发的《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意见》、《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和山东省《关于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意见》等文件精神,也相应制定下发了《临沂市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坚持“科研兴校、科研兴教”,基础教育教学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2014年,分别获得全国、山东省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14项和5项。

(二)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进一步优化

坚持把课程改革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突破口,用课程建设撬动教育综合改革。近年来,立足当地实际和沂蒙传统文化优势,先后开发了《沂蒙精神》、《沂蒙文化》等地方课程。全市各级各类学校重视课程资源开发与建设,相继开发了一系列门类齐全的校本课程,逐步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资源,提高了校本课程的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截止目前,全市基本形成了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系。2014年,全市有19个单位荣获“山东省校本研究先进单位”称号,2个单位荣获“山东省首批教育家成长实验基地”称号。

(三)课堂教学改革焕发生命活力

临沂市各级教科研机构和各级各类学校认真落实市教育局确定的“因材施教、抓两头、带中间”的教育教学指导意见,积极探索实施有差异的教育。从提升校长教学领导力入手,实现课堂教学改革“突围”,促进了全市课堂教学的根本转型。先后组织全市高中校长参加高中学校校长高级研修班,举办“全市初中校长课堂领导力专家报告会暨初中教学综合改革现场研讨会”等系列活动。这些活动对于推动全市的课堂教学改革、打造校长课堂领导力起到了很好的专业引领作用。

临沂市罗庄区坚持以区域为单元整体推进自能高效课堂改革,涌现出了许多课改典型。如临沂二十中的个性优质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临沂册山中学的和谐互助课堂教学改革成果、临沂二十二中的活动式自主课堂改革成果等,先后在《人民教育》、《山东教育》、《山东教育报》、《创新教育》等报刊报道。沂州实验学校、临沂红旗小学、经济开发区第三实验小学的“生本课堂”教学策略已在市内外产生了较好反响,教学改革经验分别被山东教育电视台、临沂电视台等媒体报道。

(五)教育考试与评价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近年来,临沂在全市范围内深入推进了招生制度改革,高中阶段招生严格按照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维护了招生公平;在教师教学评价改革方面,2014年首次设立市级教学成果奖,奖金每年200万元,由临沂市政府颁发证书。

三、创办具有临沂特色、国内一流、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临沂教育综合改革要突出“临沂特色”,立足“临沂市”这个地域背景,立足临沂人文历史,基于临沂的特质,立足临沂的实际,依托临沂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基础和环境,尤其是临沂的历史文化背景,办出临沂个性、临沂风格、临沂品质——办出“临沂味儿”的教育,打造独属于临沂的教育品牌。

(一)构建临沂教育发展的核心价值体系

2013年以来,临沂市教育局党委基于对临沂历史渊源,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调研,特别是基于临沂教育的现状和现实的实践要求,对临沂教育的基本发展走向、发展脉络、发展格局进行宏观定位,确立了创办“具有临沂特色、国内一流、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这一临沂教育的发展愿景和目标体系。这是临沂教育人的“教育梦”。这为临沂教育的顶层设计、战略规划、政策制定、决策部署提供了最终价值依托。作为促进临沂教育永续发展、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跨越发展的共同的教育理想、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包括核心内容、目标引领在内的临沂教育发展的核心价值体系。这一发展定位——立足临沂,着眼现代,面向全国,胸纳世界,体现了临沂教育攀登教育制高点的大思路、大规划、大发展的气势和态势。

所谓“国内一流”,是指办临沂的教育应站在“全国”这个维度上科学规划,搞好顶层设计,向教育发达省市、地区看齐,赶超先进,最终让临沂教育的格局、层次和质量,领先山东,达到全国一流。所说的 “世界水平”,是指办临沂的教育要有世界眼光,国际视野、高远胸怀,站在国际层面更新、提升、改良整个临沂教育界的教育理念,借鉴当今世界上最先进、最有价值、最有影响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教育成果,最大限度地接近于世界领先水平。这些是为了解决“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而“现代教育”是为了解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是教育发展的落脚点。它指的是办临沂的教育要依照我国的教育方针,遵循现代教育理念和教育规律,坚持立德树人,培养适合现代社会、适应现代生活、具备现代品质和才能的“现代化人才”。

围绕“具有临沂特色、国内一流、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这一教育发展愿景,提出了打造“蒙山沂水派”教育家研究团队,并制定了一系列名师培养政策与机制,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人才保障。

(二)初步探索出基础教育课程特色项目

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统筹德育、语文、艺术、体育等学科,发挥学科育人的独特优势,临沂教育系统立德树人体系不断完善。

1.坚持问题导向,深化德育课程改革。临沂市把问题导向德育课程改革纳入“市长工程”,投入200多万元,组织专业力量实施“临沂市问题导向中学德育课程”的开发和研制。基于全市初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道德实践中的问题,开发了“孝敬、诚信、感恩、分享、责任、爱国、交往、早恋、交流合作、手机和网络、挫折与减压、冲动与自控、人生理想、法制教育、生命与安全”等15个教育专题,运用视频案例、讨论、辩论、总结等方式,切实解决了学生思想和心理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增强了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目前,15个专题的课程内容已经初步开发出来,首期课程开发实验任务已接近完成,为下一步出成品、出精品、做实做好问题导向中学德育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语文学科育人优势得到充分发挥。2014年,先后在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启动了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目前,已有100多所学校参与这项实验,涉及近15万学生,初步取得了明显成果,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3.艺体教育成为立德树人载体。近年来,临沂市持续推进艺体教育“2+1”工程,艺体教学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2014年以来,启动实施了艺体选课走班教学组织形式改革和艺体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工程。临沂市罗庄区坚持“双节联动、专业助推”,整体区域推进体育与艺术教育,艺体教育改革走在了全市前列。临沂册山中学、临沂华盛实验学校、临沂第五实验小学在艺体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学段衔接、学科融合”双线教学改革等方面,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其典型经验先后在《山东教育报》、《创新教育》等报刊进行报道。

(三)初步明确破解综合改革重大难题的思路

临沂基础教育已进入改革“攻坚期”、“深水区”,发展走在了“十字路口”,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不少,在坚持问题导向、教育理念培育、校长课程领导力打造、科研型教师培养,以及专家办教育、高效课堂构建、特色学校建设、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初步实现重大突破和根本转型。当前,破解临沂教育重大难题的思路已初步确定:

1.坚持理念治校。2013年以来,全市逐步确立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办学理念,为基础教育课程综合改革的顶层设计提供了价值引领。教育者要有对教育和人才发展规律、人的成长发展规律和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本真把握,从基于人、基于生命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做决策、定规划。基础教育课程综合改革既需要顶层设计,也要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个组织和个人的内在潜力。

2.坚持教育整体规划。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对教育系统诸要素进行系统设计、整体规划,处理好教育每项工作要有宏观的视野,用行政的思维看待教育、统筹教育改革。教育任何一个细节的变动,总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要用整体思维的视角搞改革。学校尝试用形式多样的活动育人,要有主题性的系统整合,要有对方法论问题的思考,触及教育本质和人的灵魂,促进学生成长动力机制的形成。

对促进师生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活动或决策,要有一种文化坚守的精神,要对工作任务或计划安排进行科学论证、坚持做下去,加以总结提炼和推广,形成教育特色典型或品牌。

3.坚持把教育引入专业。教育是一项关乎人的专业性很强的特殊事业,突出表现在教育具有“双专业”特性,即具有教学专业化和德育专业化两个特性。教育者在做决策、搞研究时,要重视教育中作为“人”的存在,眼里不能只盯着知识、成绩和分数。任何一项管理,尤其是教育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做到教育以学生为本、管理以教师为本。一个区域的基础教育课程综合改革的成功取决于“人和机制”两个要素,要吸引更多综合型创新人才发挥对区域综合改革的智囊团作用。

在教师人才使用与管理上,探索把教师纳入全市教育系统统一管理,由“学校人”变为“系统人”,聚集全市优秀人才,发挥各类人才对教育综合改革的聚集效应。

4.探索建立项目管理机制。探索建立一个按领导总体要求、统筹教育创新的区域政策研究机构,指导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形成重大问题的项目管理机制。旨在打破科室之间的壁垒,制定与项目管理挂钩的考核办法,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个人身上蕴含的创造潜能,避免教育行政部门各科室的职能交叉、重复,教育整体工作缺位、越位、错位的问题,提高教育指导与管理效能。要从选拔、任用、培训、交流等方面,探索建立中小学校长课程领导力和专业化水平提升机制;探索整体提升中小学文化建设水平,加强中小学学科价值、学科素养、学科育人系统的研究,使学科教学统一到全市立德树人体系上来。

(四)探索建立破解重大难题的项目引领机制

项目引领是合作共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示范实验区的机制,临沂实验区将依托课程中心“课程领导力建设”、“深度学习教学改进”、“教师专业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中小学发展性评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校本课程建设”等项目,将临沂实验区的发展需求纳入课程中心的统一项目。近日,我们对各县区、学校选择申报实施的相关项目进行了梳理、分析,为破解基础教育课程综合改革的重大难题打下了思想基础。

临沂要破解的区域教育综合改革的难题可能有很多,但最为要紧的问题是在全市建立起一种有效破解这些难题的核心机制。根据国家教育综合改革文件的要求,期待建立一个创新教育政策研究机构,需要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组建整体统筹教育要素、全面科学实施教育综合改革的“智囊团”,深度推进临沂教育健康、持续、高品位的内涵发展,整体构建全方位“立德树人”教育体系,把临沂教育办成具有“临沂特色、国内一流、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为建设富裕美丽的“大临沂、新临沂”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