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课程改革实验区 > 山东临沂实验区 > 师生发展

《中国教师报》:诗书情长,不一样的老杨

来源:中国教师报    发布时间:2018-06-08

6月6日,《中国教师报》以《诗书情长,不一样的老杨》为题,报道了临沂十二中杨金生老师的先进事迹。全文如下:


诗书情长,不一样的老杨


杨金生是一位普通的中学数学教师,任班主任,几十年如一日。身为数学老师,他对教育教学精益求精,营造出诗意课堂;人到中年,他依然发自肺腑的热爱生活,带着一群少年“把日子过成诗”。孩子把他当成自己心中的一道光,人生因此变得明亮。


是什么时候被数学老师老杨“圈粉”的呢?是从孩子们张口闭口“最帅的老杨”开始的?还是从孩子们自带美颜功能的作文开始的呢?


“诗情放,剑气豪,英雄不把穷通较”


“我们老杨,在数学课上的时候,总是微微笑着,好似那直角三角形都是可爱的。他从来都没有厌烦的时候,一个问题讲了多遍,我们再问,他也是那样微微笑着。就算在学校门口遇到老杨,我们都敢跑去问问题,不用担心他会厌烦。”


“阳光落进来,窗帘微微飘荡,有光,有温暖,不用抬头我就知道,那是杨老师站的地方。”


“我从来没有听到杨老师抱怨过任何事情,他和我们在一起的时间那么久,从来都没有不满吗?是上天格外优待我们老杨吗?还是他胸怀宽广?”


最初来到这个班级的时候,总感觉杨老师是“林间清风”一般的人物,温暖和煦。直到发现了这样一个秘密——无论什么作文题目,八班总有孩子忍不住写杨老师,作为语文老师的我,慢慢就被孩子们作文里的杨老师“圈粉”了。


通过孩子们的作文,我开始知道:教室里东西坏了,老杨都可以修好,老杨是万能的;班里的每一个孩子都爱着老杨,无论有着怎样的差异,在“爱老杨”方面出奇统一;老杨是孩子们心中的大佬——课教得好,班级管理得好,家庭经营得好,还能写一手好诗……


这个大叔非但没有“油腻”,还成了孩子们敬仰的“大哥”。


“你当真没有烦心事吗?”


“我们都是俗人,怎么会无俗事烦扰,但如果连教育者都不能给孩子传递一种幸福的力量,我们又将孩子带往何处呢?”


也许每一个老师的背后都有“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俗事烦扰,甚至许多老师格外擅长抱怨和诉苦,但站在讲台上的老杨却是一个诗情画意的教育梦想的传播者……这样的一个不断在学习、不断在蜕变的老杨,似乎永远都未曾老去。


世间烦扰很多,但我们一旦目光纯净、心思明朗,似乎日子也就纯粹了许多。看到老杨的博客,看到他在一次暑假研修反思中写道:


不知怎么了,我们总是在忙,好象忙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如果按解文说字,“忙”字由“心”和“亡”组成,如果心已经死了,那人活着还有什么意义。所以,我们无须拿“忙”来炫耀,也无须拿“忙”来推脱。就像我看到许多学员总是在赶时间,忙不迭地把模块几分钟点完,这样做到最后,没有学到什么,反而真的是浪费了时间,而且还弄得自己心情不好!何苦呢?


在如此浮躁的社会里,我们需要一点静下心学习思考的时间。远离喧嚣,靠近自己的心,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真希望大家都静下心来,以一个小学生的姿态去面对研修,以一种快乐的心情去接受研修,当你以一种认真学习的心情去对待时,你一定会喜欢上它。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这样一个俗事烦扰的世界,没有让老杨“油腻”起来。不但没有“油腻”,还如林间清风一般和煦……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你没有凶神恶煞的批评,也没有痛心疾首的指责,更不会有棒棍交加的体罚,你总是微微笑着,领着我们走向更明亮的地方。你是阳光吧?不,你是春雨,润物无声,却又带来万物生长。”


润物无声——多么美好的教育境界,不需要剑拔弩张的对立,和风细雨便带来了万物生长。打开杨老师的朋友圈,满满的是学生的成长记录,每一个值日班长的成长记录,都有着他独特的赠言:


“志在山顶的人/从来不贪恋山腰的风景/你就是那个登顶的人/期待/你成为仰望的风景。”


“无论黑夜怎么漫长/光明总会到来/梦想在,希望就在/愿你用好自己的时间、天赋、机遇/向世界宣告:有我在,世界更美好!”


“愿望总是美好/现实却是残酷/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那翩翩的少年/总要英雄暮年/沉舟侧畔/剑指清风/努力吧,少年!”


“大片的梧桐花/开在城市中央/匆匆的路人/因为花香得以仰望/落英缤纷香满路”……


如果不是知道这是一个数学教得很好的老师,人们大概会以为这样的文字来自一位语文老师吧?


向美而生,一个热爱生活并认真记录的老师,才有了这些用墨香书写年华的学生吧?“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说的大概就是老杨这样的吧?


一次在教室阳台,遇到老杨在与一个顽皮的学生谈话,两个人都在那里坐着,一句话也没有,气氛诡异。我差点没忍住笑了,班主任找顽皮的孩子谈话不都是暴风骤雨吗?这个怎么还是“也无风雨也无晴”啊?


后来这个孩子就不敢逃课了,他知道我目睹了沉默的过程,很坦诚地跟我说,“杨老师天天微微笑着,他板起脸不说话比大声凶我还可怕”“怕什么呢”“怕他不对我笑了”。


一个天天大声吼叫的老师,孩子们已经适应了那种大嗓门,慢慢地也就没有了惧怕;一个手里拿着戒尺,自认为“有威信”,可是这威信狐假虎威的成分有多少总是难判断;但有的人习惯微笑着面对孩子,他不需要吼叫,不需要咆哮,他只要不再笑,孩子就开始反思自己了……


老杨的孩子们,对他一定是发自肺腑的热爱吧?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伴着诗情画意的图片,老杨和学生一起朗诵了苏轼的诗词《题西林壁》。


我就在这样的课堂导入里开始听一堂数学课,老杨在备课的时候说过“数学也可以诗情画意”。老杨接着问学生:“大家有没有过诗中所描写的这样的感受?”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认真思索的模样都恨不得写脸上。老杨故作神秘地让一部分人走到讲桌的左侧,然后把一个大大的三棱柱摆在了讲桌上,正对学生的是长方形一面,左右面是三角形。老杨让学生观察“你看到了什么形状的平面图形”。


左侧的这一部分学生齐声说:是三角形;另一部分学生说:是长方形。接着,老杨让学生们交换位置来观察,感受从不同方向看到的物体形状。学生们调皮地笑,原来从不同的方向看立体图形会看到不同的形状,真是有“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感觉。接着老杨顺势说,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看待人或事的时候,是否也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学生若有所思地点着头。


老杨微笑着举起三棱柱说:“如果我们不全面分析,是很容易作出错误判断的。只有多角度观察和分析,才能将事物看得更全面,了解得更细致,才能作出更符合事实的正确判断。判断,不能凭主观感觉,数学是这样,日常生活也是这样。”


接下来,老杨又把一个大大的圆锥放在了讲桌上,然后让学生从不同的方向看,被“套路”过的孩子们已然明确了老杨的逻辑,异口同声地回答:从正面看是三角形,从左面看是三角形。


老杨蓄势待发缓缓地说:“刚才同学们从正面看到的是一个三角形,下面请同学们再来看,你从正面看到的图形是什么?”老杨顺势把圆锥放倒了,学生欢呼雀跃地齐声回答:“是圆!”


老杨若有所思地说:“看来,物体放置的姿态不一样,我们从不同的方向看到的形状也不一样呀!”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学生们齐声朗诵了起来。从诗歌出发,当孩子们领悟了知识点,又回到诗歌的世界,如此诗情画意的数学,孩子们的感受是怎样的呢?


“当你的目光带着阳光落在那个圆锥上,抬起头看着我,你的目光还留着太阳的温度落进我心底。我恍然大悟——我花了那么多时间揣摩班里学生对我的看法是多么糊涂。我的敏感、我的多疑、我的自我暗示都在刹那间灰飞烟灭,是的,我就是那个没能认清自己的山中人。我曾经在山里隐天蔽日,暗无天日,还自欺欺人。还好,有光照进来了。还好,你来了。”


跟着老杨听了一节数学课,才明白用心做教育的人的世界里诗情画意的教育应该是无处不在的,用心备课,用爱上课,就是最美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