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榜样,就是要学习英雄人物、先进人物、美好事物,在学习中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下午4时许,在临山镇湖堤村文化礼堂的一间教室里,传出了一阵阵响亮的朗读声,村民们知道,这是戚志明老人又在给“三点半”学校的学生们上课了。这所学校开办至今已有3年多时间了,它帮助该村的外来务工人员解决了子女放学后无人照料的后顾之忧,也让小朋友们学到了在课堂上学不到的许多知识,成为村里人人夸赞的“小学生乐园”。
说起“三点半”学校,就不得不提它的发起者、今年已经76岁的退休教师戚志明。湖堤村里企业多、外来务工人员多,他们的子女都在公立的湖堤小学和民办的志远小学读书,一天下午,戚志明老人散步时看到不少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放学后在马路上游荡、在河边嬉戏,有的甚至去网吧玩游戏,因为这时候他们的父母还在工厂上班。
“这样既不安全,也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作为一名党员、村里的文化中心户、村文宣队的发起人,戚志明老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马上找到村干部商量,建议办一个免费托管班,由自己来照顾这些暂时回不了家的孩子。村里非常支持他的想法,特地在村老年活动室安排了一间教室,作为托管班的活动场地。消息一传出,马上得到了外来务工人员的热烈响应,第一学期就接收了40多位小学生,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都有。
“孩子们放学后到这里来,我首先要保证他们的安全。”戚志明建立了学生名册,仔细记录每名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家庭住址、父母姓名、工作单位、联系电话等,“这样家长来接孩子时我能够做到心中有数,万一有什么事情,也可以及时联系到孩子家长。”戚志明每天都会认真备课,特别是文明崇德、安全教育方面的内容,他平时都会从报纸上收集,剪下来装在档案袋里,课堂上就让小朋友们大声朗读,然后说出其中的意义,有不懂的,他再认真解释给小朋友们听。此外,他还辅导孩子们做作业、练习书法、学胡琴和口琴。现在,“三点半”学校搬到了村文化礼堂,条件更好了,孩子们还可以玩游戏、下棋、打乒乓球,活动内容十分丰富。
来自云南省彝良县的陈邦莲姐弟三人都是“三点半”学校的学生,他们的父亲在建筑工地打工,母亲在当地一家电器厂上班,去年下半年,父母就把他们一起送到了这里。“戚爷爷对我们可好了,辅导我们做作业,教我们文化知识,还有做人的道理,我们在这里玩得很开心,爸爸妈妈也不用操心了。”已经上六年级的陈邦莲对记者说。
在戚志明的带动下,村里还有几位退休教师也主动加入到“三点半”学校,发挥自己的余热,“沈根梅、戚惠香、陈晓宇、周勤、徐苗娟,这几位老师也做了许多工作,村里也给予了大力支持,我们这所‘三点半’学校才会办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受家长的欢迎。”戚志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