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蒙养正 立德树人——小学国学启蒙教育课程化探索
本成果从教育实践角度和孩子的发展角度反思国学的育人价值,系统梳理实践,探索国学启蒙教育课程化实践之路。
基本内容:以“养正启智”为核心确立课程目标,以“精粹适切”为标准设计课程内容,以“扎实有效”为基准构建实施模式,以“真实成长”为导向构建评价体系。
理论水平:得出3个主要观点。获教育部首届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浙江省2012年度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出版2套校本教材。核心期刊发表论文7篇。实践运行体系可复制可移植可推广。
实践效果:摸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国学教育课程体系,探索了国学育人的新途径。涌现了90多名市、区、校美德少年,学科教育质量明显提升。教师开发课程能力大幅增强。荣获“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省文明单位,省“廉洁文化进校园”示范点,宁波市文明校园、美丽校园等称号。并以此积极向社会传递了文化正能量。
推广价值:成果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拥有11个实践学校,在全国、省市交流成果十余次,接待各地教育考察团共80多批次。中央文明办、浙江省纪委、宁波市政府和教育局等领导在视察中给予了充分肯定。
1.成果内容与概念
针对国学热中“国学教育价值取向模糊、内容随意零乱、方式简单机械、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被研究力图解决如下问题:准确定位国学教育,明确国学教育的价值方向;从教育规律、学生特点出发构建国学启蒙教育课程体系、实施体系和评价体系;以国学教育促进学生学习态度、方法等转变,促进教育理念、方法的转变,以国学教育倒逼学科教育改革。
2.成果功能与效果
本课题从社会道德危机和文化危机出发提出“国学文化育人”的对应教育策略,符合儿童品德先入为主的形成规律,符合国家文化强国的时代要求。构建了小学国学启蒙教育文化环境体系、课程教材、活动与评价等操作运行体系,积淀操作理论经验。取得了如下效果:
一是“育人”之效:国学文化滋养了学生的道德、文化、才艺素养。近几年涌现了宁波市美德少年1名(全大市仅10名),校园“孝敬之星、仁爱之星、责任之星”美德少年 90名;各类捐赠善款三年近8万;微公益事例367篇;结对3所学校,资助176名学生。表扬信9封,旌旗2面。毕业班成绩在全区名列前茅。近三年省级以上获奖人数达24人次。
二是“强师”功效:教师人文素养明显提升,课程开发能力大幅增强。全校教师参与国学课程的研发和实施,被评为优秀拓展课程。班主任团队被评为宁波市“育有道德的人”巾帼文明岗;各有1名教师被授予浙江省师德模范、省春蚕奖、省少先队功勋奖和宁波市百强班主任。参与《浙江省中小学(幼儿园)经典诵读活动指导纲要》的编写工作。
三是“社会”效应:传承中华文化,弘扬国学精神,促进文明建设。举行市级以上重大活动11次,有力地向社会辐射了文明正能量。中央文明办、浙江省纪委、文明办、宁波市政府、教育局相关领导在视察时高度赞誉了国学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上所起的作用和成效。学校荣获“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集体”称号。《中央文明网》、《全国未成年人网》、《中国纪检报》、《浙江教育报》、浙江卫视等共报道国学教育情况43次。
3.成果创新点
一是国学教育定位准确,把住了国学教育价值内涵。从“童蒙养正、立德树人”的角度出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国学精粹教育有机结合,妥善处理了国故之学与国粹之学的关系,传统性和时代性、传承和创新之间的关系。
二是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国学教育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模式。梳理、研究、探索了国学启蒙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和途径,采用统筹的方式系统、整体地推进,找到了一条可移植可推广的育人新途径。
三是创造性地将国学启蒙教育课程与现行国家学科课程有机融合起来。有效促进了学科质量的提升,起到国学教育反哺学科教学的作用。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找到突破口。
471
持有者:顾秋红
单位:宁波市镇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