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教学成果先进案例 > 汉画像石人文教育课程建设的创新实践

汉画像石人文教育课程建设的创新实践

14010人已读 收藏
  • 成果概述
  • 成果说明
  • 成果样例
  • 成果品鉴
  • “汉画像石人文教育课程建设的创新实践”由徐州高级中学秦晓华校长主持,鹿晓波、曹广忠、苏卫东、孙德启、黄伟等老师参与完成。“汉画像石人文教育基地”含三个文物、拓片、汉服展示区,两个拓片、汉车实验室、一个汉文化阅览室和一个汉古乐舞训练室。项目于2015年被评为江苏省课程基地建设优秀项目,学校于2016年6月被遴选为江苏省文化类课程基地联盟牵头学校,于2017年被评为省课程基地示范学校。开发开设系列校本课程,形成了完整的课程链。丰富和完善了学校的课程结构。目前已出版《铁笔丹青 大汉气象》、《汉画像石艺术解读》等校本教材。谢明雷、丁成梅等老师的开发的基地录像课被评为省一等奖。课程的实施与评价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提高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课程建设推行的基于现场的学习让学生身临其境、现场体验,课堂的形象性、直观性、趣味性、参与性、创新性不断提高。由课程建设延伸出的学生社团创作、学生研究性学习、校园汉主题文化建设精彩纷呈,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信,在文化育人的校本化表达方面做了有益探索。

  • 传统教育课程结构单和课程类型单一,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选择的需求。课程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可选择的课程资源,让学生获得充分而自由的发展,让课程真正走进学生生命。激发学生学习潜能,积极探索基于现场的教学,让课程走进学生生活,让学习内容鲜活起来。弥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不足,实现“立德树人”,用优秀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依托“汉画像石人文教育课程基地”已经开发三大类(知识文化、艺术欣赏和手工制作)四方面(文化基础课程、学科拓展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社团活动课程)汉画像石人文教育课程,形成了课程系列。强化现场学习,呈现出“参与、互动、体验、探究”的特点,课程基地为学生现场学习提供了“做中学、做中研、做中探”的平台,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与创造灵感,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体验。重建过程性评价体系,体现素质教育的评价新理念。 充分挖掘汉画像石中的文化资源,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6年10月参加江苏师范大学主办的2016年“国培计划”的10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师来参观学习。2016年6月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主办的教学新时空视频直播我校汉画像石人文教育课程建设成果---让课程走进学生生命。《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用七个版面,以《构建多元学习载体 促进学生多样发展 》为题对基地进行了专题报道。学校6次应邀在省级课程基地会议上作经验介绍或主旨报告。省级网络平台2次直播我校课程基地建设成果。接待国内外、省内外、市内外教育考察团来访,近三年不完全统计达36次。来自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省教育厅、省教科院的领导专家也都对我校课程建设给予很高评价。将汉画像石蕴含的优秀汉文化与人文教育课程开发相结合,是一项创新性的工作,为文化育人的校本化探索找到了一条新路,为学生文化自信的确立及多样化发展提供了更宽广的平台。增加了动手实践机会,改善了学生的行动和思维方式,进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时为发展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促进手脑并用,提供了更多的实践过程,培养了能力、启迪了心智、陶冶了心灵、增强了自信,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 秦晓华(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徐州高级中学校长、党委书记): 汉画像石人文教育课程建设的创新实践,推动了“汉画像石人文教育课程基地”物态课程资源的开发,丰富和完善了汉画像石人文教育校本课程体系,提高了学生人文素养,促进了学生的全面成长。提升了教师课程开发能力,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带动了校园文化主题的凝练,丰富了学校文化建设的内涵。 汉画像石人文教育课程建设的创新实践促进了育人模式转型。一是实现了一种新的教育价值。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充分注重内容和功能的整合,努力实现学科教学向学科教育的转变。二是形成了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传统课程具有单一的课程结构、单一的实施方式,汉画像石人文教育课程基地开发了“汉画像石艺术解读”、“汉画像石拓片制作”、“汉代三绝”、“汉代古乐舞”、“汉代车马文化与制作”等系列校本课程,满足了学生多样化需求,同时把课程基地变成学习现场,引导学生进行现场学习,走向活动,走向综合,走向生活。三是凝炼出一种新的教学文化。每一门校本课程的开发、开设都成长、成就了一批教师;教师的身份实现了蜕变:教师也成为了学习者——终身学习者,真正的新型教学文化将从这里生长出来。

826

持有者:秦晓华

单位:徐州高级中学

为你推荐

换一批